黨的二十大為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指明了前進方向、確立了行動指南。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黨的二十大已經繪就了宏偉藍圖、吹響了前進號角,我們要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偉業。
今起株洲日報起開設“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專欄,開展主題蹲點采訪,選派記者進城鄉社區、進機關、進企事業單位、進校園、進各類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挖掘一線故事,記錄實干作為,展現廣大干部群眾用黨的二十大精神武裝頭腦、推動工作的生動實踐。
近兩年,受全國房地產市場整體下行、融資形勢不好等因素影響,地方財政不平衡態勢加劇。如何做好土地這篇文章是擺在各級政府和地方控規國企面前的一大難題。
高科集團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國有企業改革要求,精簡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并根據封閉運行片區開發的工作需要,整合職責職能,組建全資子公司株洲高新土地開發有限公司(簡稱“高新土開公司”)具體負責土地一級開發工作。在市、區兩級政府支持下,高科集團攻堅克難、多措并舉,堅決守住隱性債務不新增,在工業地供應、商住地掛牌、低效閑置土地盤活等方面精準發力,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取得了一系列階段性成果,為高新區乃至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
保障工業用地供應,助跑產業項目建設
產業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基礎、轉型的支撐,而確保產業項目快速落地,保障土地供應是關鍵。
今年,株洲高新區發動招商季度攻勢,其中“夏季攻勢”和“秋季攻勢”碩果累累,為了讓這來之不易的招商項目能快速在新區熱土開花結果,即便面臨工業用地掛牌任務緊迫的難題,高科集團合理安排,主動出擊,搶抓時間,通過積極有效對接市、區相關部門,確保了工業用地的及時供應。
新能源特種線纜智能化生產基地項目(鑫宏業)是高新區重點引進的產業項目,為推進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高科集團針對用地實際情況,在市自規部門大力支持下,采取分期供地方式辦理掛牌手續,同時根據場地現狀及企業施工方案,提前制定桿線遷移和場地標高方案,確保土地如期供應,實現項目“拿地即開工”。
一旦起勢,勢不可擋。在高科集團的努力下,包括宏工智能物料處理系統項目、阿諾株洲新材料產業園項目、麥格米特株洲基地擴展項目、聯誠集團軌道交通高端精密部件研究及產業化項目等一批市、區重點產業項目順利落地投產。
今年1至10月,高科集團完成工業用地出讓11宗共計976畝,供應面積位居全市前列;正在掛牌5宗566畝,年內還計劃完成“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200畝、精密數控刀片和硬質合金工程材料(肯特硬質合金)土地出讓。
統籌部署商住用地掛牌,助力市、區財源建設
財源是發展之基、財政之源。
為保障全年土地收入任務的完成,高科集團提前謀劃,統籌部署,攻堅克難,成立了集團領導掛帥的土地出讓專班,結合河西示范園“三類地”處置任務,針對商住用地掛牌制定了明確的工作目標及工作計劃,為工作高效推進提供充分保障。
同時,高科集團在目前疫情形勢非常嚴峻的情況下,爭取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開發利用科、空間規劃科、確權登記科等相關科室及區資規局和市交易中心、市區財政部門的大力支持,在凈地系統、產權注銷、遺留問題處理、提留返還、電力桿線遷移等方面給予指導和幫助,爭分奪秒搶時間、趕進度,并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順利完成一批商住地的掛牌出讓。
為全力解決新馬片區某宗地交易故障的歷史遺留問題,高科集團積極對接市相關部門和參與競買單位,取得支持和理解,通過市規委會審議,發布地塊競買無效的公告,重新順利掛牌出讓,解決了多年的歷史遺留問題,實現土地收入3.6億元。
據悉,今年1至10月,高科集團完成商住用地掛牌15宗,共計1060畝,總成交價27.22億元,名列全市前茅;正在公示4宗448畝,總成交價12.73億元,年內還計劃完成2宗121畝,總成交價4.36億元。全年有望累計完成土地收入40億元以上,為市、區財源建設工作貢獻高科力量。
狠抓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助推高質量發展
此前,我市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夠精細、規劃不夠合理等歷史原因,形成了一定數量的存量建設用地。批而未供、閑置低效用地、產業園區“寬馬路、大綠化”等已逐漸成為較為突出的問題,影響了土地利用效率,因此,由數量到質量的轉變已經成為土地集約節約利用的主要目標。
盤活存量用地、優化基礎設施用地已成為土地利用、城市更新的新課題,高科集團將如何作答?
高科集團嚴格按照市、區兩級政府安排,成立盤活存量土地攻堅組,同時積極對接市資規局,全面開展閑置低效土地、項目二期預留土地、園區綠化用地的梳理和處置工作。
為了摸清“家底”,今年伊始,高科集團對河西各產業園區存量建設用地的用地性質、現狀利用、土地權屬、建筑質量、生產運營、發展趨勢等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分析研判閑置低效土地、綠化用地的利用情況,并對存量建設用地進行“對標入庫”,逐宗建立用地數據庫和地塊臺賬。
經過梳理,2022年底可實現處置的閑置低效用地約479畝,釋放預留土地約312畝;上報了高科集團共14個地塊225畝的綠地情況并爭取納入研究調整范圍。
摸清“家底”后,才能做好“盤活”文章。
為滿足宏工科技產業擴能需求,高科集團主動出擊,分析現有閑置土地情況并上報高新區管委會決策,最終確定原選址為某新能源裝備地塊(未建約166畝),通過召開專題會議方式,聯動園區多部門,在短時間內同步推進地塊收儲及宏工智能物料處理系統項目二期生產基地土地掛牌工作;某鋼制車輪生產企業,總面積135畝,閑置63畝,目前處于停產狀態,屬于低效用地,產業升級公司與該鋼制車輪生產企業談判回購其用地和廠房,再通過廠房定制模式供給具有擴產需求的新時代輸送和科瑞變流兩家企業,實現盤活與擴能雙目標。
通過“騰籠換鳥”,高科集團不僅盤活了園區低效土地,同時保障了重點產業項目落地,推動了園區開發效益。
除了向存量要空間,還要有效益。原時代新材地塊,根據市政府安排和時代新材公司意愿,原天臺工業園時代新材總部園區搬遷至栗雨工業園58區閑置土地,升級打造創新中心及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原選址由工業地調整為商住用地,目前該項目的批復與收儲等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年內可開工建設,預計建成投產后形成規模效應,稅收貢獻大幅增加,真正達到企業與政府雙贏。
一挪一騰,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價值也達到了最大化。
針對部分招商項目二期預留用地,高科集團根據項目方一期項目用地建設情況和實際產能需求,在分析二期預留用地開發能力和必要性的基礎上,審慎處置預留用地,對達到擴產條件的博魯斯潘等項目的預留用地,按照約定供地;對某覆銅板新材料等類似項目,分析產能需求后,二期用地減半預留;對暫無擴產需求的某非金屬復合材料等類似項目,取消預留用地??茖W研判,合理供地,從而達到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將土地提供給更符合產業規劃、更有用地需求的優質項目。
同時,根據省委、省政府對園區“寬馬路、大綠化”整改精神,對工業園區超過20米寬道路退后綠化帶及公園綠地進行全面梳理,協調市資規局同意將一類工業用地退后綠化帶及部分面積較大綠地調整為建設用地,并對區域內綠地(水域)進行優化整合,例如自主創業園三期零星住宅用地,優化后的用地規整,更有利于后期開發出讓。
一增一減,狠抓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優化園區規劃,立足高質量發展。
建功新時代,奮斗新征程。高科集團將繼續以攻城拔寨、只爭朝夕的斗志,全力以赴,真抓實干,克難上之難、攻堅中之堅,為產業項目的落地和全市的財源建設工作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來源:《株洲日報》